經濟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,十年的學習生涯讓我真正懂得經濟學之美。本書是在博士論文的基礎上整理而成的,回首當年,速水佑次郎的《發展經濟學——從貧窮到富裕》引領我走上了博士論文的寫作之路,無數個夜晚被作者的思想所震撼。今天,當完成書稿之時,很想感謝那些影響過我的經濟學家們,謝謝他們帶給我一生的財富。
封面扉頁版權頁前言目錄第1章 緒論 1.1 問題的提出及其研究意義 1.2 文獻綜述 1.2.1 內生技術進步的相關研究 1.2.2 有關剩余勞動力轉移的研究 1.2.3 給本書的啟示 1.3 研究內容和方法 1.3.1 研究對象及目標 1.3.2 相關重要概念界定 1.3.3 研究方法和框架第2章 專業化分工與內生技術進步 2.1 經濟增長的源泉:內生技術進步與分工 2.1.1 經濟增長 2.1.2 內生技術進步 2.1.3 技術進步的來源 2.1.4 專業化分工 2.2 技術進步與專業化分工:效率角度的理解 2.2.1 分工效率 2.2.1 技術效率 2.2.3 分工效率與技術效率的關系:內生技術進步第3章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與分工演進 3.1 發展中國家的二元經濟與勞動力過剩 3.1.1 二元經濟的結構特征 3.1.2 二元經濟下的勞動力過剩及其轉移的理論評述 3.1.3 對我國二元經濟下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思考 3.2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對分工效率的推進 3.2.1 楊格定理:從就業角度的理解 3.2.2 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分工本質 3.3 剩余勞動力轉移對分工的作用機制 3.3.1 剩余勞動力轉移與專業化水平 3.3.2 剩余勞動力轉移與經濟迂回化 3.3.3 剩余勞動力轉移與行業(部門)多樣化 3.3.4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、分工效率與技術效率第4章 農村剩余勞動力結構性轉移與城市市場效率改進 4.1 基于人力資本的結構性就業 4.1.1 人力資本的基本概念 4.1.2 城市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特征 4.2 農村勞動力結構性轉移:基于人力資本的就業與議價均衡 4.2.1 議價理論 4.2.2 結構性轉移的理論分析 4.3 城市效率改進 4.3.1 行業(部門)的結構性:分工演進 4.3.2 人力資本提高 4.3.3 資源配置狀況改善第5章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與城市服務業多樣化 5.1 城市經濟中的分工深化:多樣化服務業的演進 5.1.1 行業多樣化的界定 5.1.2 城市服務業發展:城市勞動力時間價值的變化 5.2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與家政業興起的理論分析 5.2.1 家政業的發展狀況 5.2.2 理論工具:超邊際分析方法 5.2.4 家政業產生的超邊際分析 5.3 城市中的分工與效率改進 5.3.1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對分工的驅動作用 5.3.2 城市效率改進第6章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與農戶職能分工 6.1 農戶職能分工:勞動力剩余的矛盾 6.1.1 關于農業產業的界定 6.1.2 農村勞動力剩余與農戶職能多樣化的兩難沖突 6.1.3 剩余勞動力轉移與農戶職能分工的關系 6.2 剩余勞動力轉移:生產與經營的職能分工 6.2.1 農業專業化:經營商在交換過程中產生 6.2.2 經營商出現的本質:分工和專業化 6.3 農業專業化的理論分析:剩余勞動力轉移內生農戶職能分工 6.3.1 基本模型的建立 6.3.2 專業化形態與分工結構 6.3.3 結果的討論 6.4 農戶職能分工與農業產業分工深化 6.4.1 交易成本的節約 6.4.2 農業產業化第7章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與農戶家庭內分工 7.1 農戶家庭內專業化分工與農戶兼業化 7.1.1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與家庭內分工 7.1.2 農戶家庭內分工與兼業化現狀 7.2 剩余勞動力轉移與家庭內分工的理論分析 7.2.1 理論工具:家庭分工理論 7.2.2 家庭內的分工過程:階段博弈 7.3 農戶家庭內分工的技術效應 7.3.1 轉移勞動力的技術積累 7.3.2 未轉移勞動力對新技術的內生需求第8章 從技術進步到制度創新 8.1 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誘致性技術進步 8.1.1 誘致性技術進步模型 8.1.2 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誘致性技術進步性質分析 8.2 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促進技術效率提高的實例分析 8.2.1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:就業結構的變化 8.2.2 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技術效率作用:以農村為例 8.2.3 農村技術效率提高的經濟效應 8.3 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誘致性制度創新 8.3.1 誘致性制度創新的條件分析 8.3.2 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制度需求 8.3.3 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制度供給 8.3.4 制度調整與制度均衡 8.4 政策建議 8.4.1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制度基礎:漸進式的戶籍制度改革 8.4.2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突破口:人力資本的提高 8.4.3 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地轉移:因地制宜的實施農村城市化戰略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經濟學邏輯(結論)參考文獻后記
經濟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,十年的學習生涯讓我真正懂得經濟學之美。本書是在博士論文的基礎上整理而成的,回首當年,速水佑次郎的《發展經濟學——從貧窮到富裕》引領我走上了博士論文的寫作之路,無數個夜晚被作者的思想所震撼。今天,當完成書稿之時,很想感謝那些影響過我的經濟學家們,謝謝他們帶給我一生的財富。
封面
扉頁
版權頁
前言
目錄
第1章 緒論
1.1 問題的提出及其研究意義
1.2 文獻綜述
1.2.1 內生技術進步的相關研究
1.2.2 有關剩余勞動力轉移的研究
1.2.3 給本書的啟示
1.3 研究內容和方法
1.3.1 研究對象及目標
1.3.2 相關重要概念界定
1.3.3 研究方法和框架
第2章 專業化分工與內生技術進步
2.1 經濟增長的源泉:內生技術進步與分工
2.1.1 經濟增長
2.1.2 內生技術進步
2.1.3 技術進步的來源
2.1.4 專業化分工
2.2 技術進步與專業化分工:效率角度的理解
2.2.1 分工效率
2.2.1 技術效率
2.2.3 分工效率與技術效率的關系:內生技術進步
第3章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與分工演進
3.1 發展中國家的二元經濟與勞動力過剩
3.1.1 二元經濟的結構特征
3.1.2 二元經濟下的勞動力過剩及其轉移的理論評述
3.1.3 對我國二元經濟下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思考
3.2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對分工效率的推進
3.2.1 楊格定理:從就業角度的理解
3.2.2 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分工本質
3.3 剩余勞動力轉移對分工的作用機制
3.3.1 剩余勞動力轉移與專業化水平
3.3.2 剩余勞動力轉移與經濟迂回化
3.3.3 剩余勞動力轉移與行業(部門)多樣化
3.3.4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、分工效率與技術效率
第4章 農村剩余勞動力結構性轉移與城市市場效率改進
4.1 基于人力資本的結構性就業
4.1.1 人力資本的基本概念
4.1.2 城市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特征
4.2 農村勞動力結構性轉移:基于人力資本的就業與議價均衡
4.2.1 議價理論
4.2.2 結構性轉移的理論分析
4.3 城市效率改進
4.3.1 行業(部門)的結構性:分工演進
4.3.2 人力資本提高
4.3.3 資源配置狀況改善
第5章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與城市服務業多樣化
5.1 城市經濟中的分工深化:多樣化服務業的演進
5.1.1 行業多樣化的界定
5.1.2 城市服務業發展:城市勞動力時間價值的變化
5.2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與家政業興起的理論分析
5.2.1 家政業的發展狀況
5.2.2 理論工具:超邊際分析方法
5.2.4 家政業產生的超邊際分析
5.3 城市中的分工與效率改進
5.3.1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對分工的驅動作用
5.3.2 城市效率改進
第6章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與農戶職能分工
6.1 農戶職能分工:勞動力剩余的矛盾
6.1.1 關于農業產業的界定
6.1.2 農村勞動力剩余與農戶職能多樣化的兩難沖突
6.1.3 剩余勞動力轉移與農戶職能分工的關系
6.2 剩余勞動力轉移:生產與經營的職能分工
6.2.1 農業專業化:經營商在交換過程中產生
6.2.2 經營商出現的本質:分工和專業化
6.3 農業專業化的理論分析:剩余勞動力轉移內生農戶職能分工
6.3.1 基本模型的建立
6.3.2 專業化形態與分工結構
6.3.3 結果的討論
6.4 農戶職能分工與農業產業分工深化
6.4.1 交易成本的節約
6.4.2 農業產業化
第7章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與農戶家庭內分工
7.1 農戶家庭內專業化分工與農戶兼業化
7.1.1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與家庭內分工
7.1.2 農戶家庭內分工與兼業化現狀
7.2 剩余勞動力轉移與家庭內分工的理論分析
7.2.1 理論工具:家庭分工理論
7.2.2 家庭內的分工過程:階段博弈
7.3 農戶家庭內分工的技術效應
7.3.1 轉移勞動力的技術積累
7.3.2 未轉移勞動力對新技術的內生需求
第8章 從技術進步到制度創新
8.1 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誘致性技術進步
8.1.1 誘致性技術進步模型
8.1.2 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誘致性技術進步性質分析
8.2 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促進技術效率提高的實例分析
8.2.1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:就業結構的變化
8.2.2 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技術效率作用:以農村為例
8.2.3 農村技術效率提高的經濟效應
8.3 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誘致性制度創新
8.3.1 誘致性制度創新的條件分析
8.3.2 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制度需求
8.3.3 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制度供給
8.3.4 制度調整與制度均衡
8.4 政策建議
8.4.1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制度基礎:漸進式的戶籍制度改革
8.4.2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突破口:人力資本的提高
8.4.3 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地轉移:因地制宜的實施農村城市化戰略
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經濟學邏輯(結論)
參考文獻
后記